| 序号 | 专利名称 | 专利类型 | 发明人 |
| 1 | 无磷纳米阻垢剂及其制备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刘宪斌、王汉极、张平 |
| 2 | 一种防染菌的培养基装置 | 实用新型 | 董春明、杨轶博 |
| 3 | 一种生物发酵罐 | 实用新型 | 董春明、张祖欣 |
| 4 | 利用异化铁还原细菌制备生物磁铁矿去除重金属铬的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刘洪艳、王珊 |
| 5 | 一种利用钢厂红尘为原料的磁性絮凝剂的应用和使用方法 | 发明专利 | 李桂菊、王思远、郝林林、何迎春 |
| 6 | 一种餐厨垃圾降解菌及应用 | 发明专利 | 刘宪斌、付丽、赵兴贵 |
| 7 | 一种充分利用孵化水体的卤虫卵高密度孵化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张波、吴童靖、高美荣、隋丽英 |
| 8 | 一种复合光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| 发明专利 | 李桂菊,李苗苗,郝林林 |
| 9 | 节杆菌菌株ZJ-H及其应用 | 发明专利 | 刘宪斌、刘佳博、赵兴贵 、林颖青 |
| 10 | 互米花草与微生物联合修复含油废水的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刘宪斌、褚帆、李孟沙、田胜艳、赵兴贵 |
| 11 | 互花米草与微生物组联合修复石油污染物潮间带沉积物的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刘宪斌、李孟沙、褚帆、田胜艳、赵兴贵 |
| 12 | 一株偶联产氢的异化铁还原细菌 | 发明专利 | 刘洪艳、李凯强 |
| 13 | 一种功能化中孔碳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| 发明专利 | 李桂菊、杨灿、王思远、郝林林 |
| 14 | 一种河流溶解性气体采集装置 | 实用新型 | 谷挺、贾岱 、孙军 、彭丽英、徐文喆、 宋帅、王智、王子铭 |
| 15 | 一株盐单胞菌100-16-2及盐单胞菌100-16-2制备聚3-羟基丁酸酯的方法 | 发明专利 | 隋丽英、薄振兴、高美荣、王振乾 |
| 16 | 自动固定化设备 | 实用新型 | 赵炳赫、芦尚德、徐仰仓 |
| 17 | 一种铁-凝胶复合微生物载体的加工装置 | 实用新型 | 郭峥、郭都、曾明、王梦园 、沈阳、吴嘉城、赵春浩 、贾远华 |
| 18 | 电絮凝与旋流分离器耦合连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装置 | 实用新型 | 田宇訸、 郭都 、曾明 、武梓萌、 董晓君 、 路开铄、 周一凡 、 郭明竹 |
| 19 | 一种包埋微生物PVA凝胶材料的造孔方法 | 发明专利 | 曾明、王洪亭、吴楠、杨硕、朱盛麒 |
| 20 | 一种细胞壁骨架作为南美白对虾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| 发明专利 | 袁春营、孟阳、吴佩佩、崔青曼 |
| 21 | 一种无人值守的实时剖面观测塔及使用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孙群、吕雯瑾、刘镜舟、李琮 |
| 22 | 一株PHBd-1菌株及应用 | 发明专利 | 隋丽英、王振乾、李骏鸣 |
| 23 | 一种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生态饲料 | 发明专利 | 袁春营,孟阳,吴佩佩,崔青曼 |
| 24 | 甲苯生产苯甲酸工艺的末端热能利用及减排工艺装置 | 实用新型 | 王昶、赵富贵、陈阳 |
| 25 | 盐红菌Halorubrum sp. HRM-150及其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方法 | 发明专利 | 隋丽英,解伟,王振乾,高美荣,路万龙,任北妮 |
| 26 | 一种用于菌藻固定化的自动进样器 | 实用新型 | 徐仰仓、芦尚德、王永妍、马莉 |
| 27 | 一种电解质脱磷连续净化系统 | 实用新型 | 王昶、邓瑞 |
| 28 | 一种基于生物质模板的磁性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张武、代宗标、刘弈伟 |
| 29 | 一种基于贻贝仿生磁性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| 发明专利 | 张武、韩茜雅、王雅鑫 |
| 30 | 一种VOCs催化自持燃烧的低温等离子体快速引燃方法 | 发明专利 | 豆宝娟、刘德亮、郝庆兰、赵若竹、李淑敏 |
| 31 | 一株产氢菌 | 发明专利 | 刘洪艳、王红玉、李凯强 |
| 32 | 一种可用于增强分析灵敏度的在线顶空进样装置 | 实用新型 | 彭丽英、孙军、郭雨、贾岱、鉴珊 |